5/29/2008星期四
糖果和姐姐今天安排的行程,是到韓國最美麗的皇宮『景福宮』
糖果和姐姐先到左邊的售票窗口買了門票,一個人韓幣三千元,再至最右邊的窗口租借攜帶試語音導覽機,有多國語言,一台導覽機租金為韓元一千元,糖果和姐姐各租借了一台,對了,要壓證件喔。
小姐給了我們一人一張地圖,只要用導覽機的前方sensor掃瞄地圖的圖片或文字,導覽就會自動播放,非常方便
景福宮具有600年歷史,是韓國李朝時期的五大古宮闕之一,也是李朝的正宮,是李朝太祖李成桂於1395年遷移首都時所建造的新宮殿,位於首爾北部,因此也叫「北闕」。
景福宮占地面積達15萬坪(約50公頃 ),呈正方形,建春門、光化門、迎秋門、神武門分別為東南西北向的四個大門。宮內有勤政殿、交泰殿、慈慶殿、慶會樓、香遠亭等建築,是五大古宮中,規模最大、建築設計最美的。
16世紀末,日本侵略朝鮮(壬辰倭亂),景福宮內大多數的建築物被日軍燒毀大半,今日所看到的景福宮是經過重建工程復原後的樣貌。
因為景福宮是李朝時期的正宮,因此講述此一時代歷史的電影、電視劇都免不了以這裡作為拍攝場景,韓劇中最有名的當屬《明成皇后》一劇。明成皇后十六歲入宮,在爾虞我詐的宮廷中,掌握大權30年,韓國近代史上最傑出的女性政治強人。其後被日軍刺殺焚屍於景福宮內,結束她牽動朝鮮存亡的一生。
景福宮平面圖
|
第一站,我們先來到興禮門前看守門將換班儀式,感覺有點小亂,或許是因為手門將穿的是古代服飾的原因,所以每個人看起來都飄飄的
守門將換崗儀式
朝鮮時代守門將的職責是負責守 衛 君王所在宮城的安全,守門將制度按照既定的程序定時開放、關閉光化門。景福宮光化門前根據當時的記載重現守門將的換崗儀式。除了朝鮮時代的軍服、武器、各種裝飾品,還有繁瑣、嚴謹的換崗儀式等,都完整重現在景福宮,讓遊客體驗朝鮮的傳統宮廷文化。
換崗儀式BOX:
表演時間:10:00 ~ 16:00
公休日:每週二(同景福宮公休日)
勤政門(근정문)
從光化門、興禮門,再經勤政門,才能到達景福宮的正殿--勤政殿,勤政門內的廣場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百官朝會的地方
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會的地方。勤政殿前方的廣場就是百官朝會之地,廣場的地面鋪以花崗岩,分三條道路。中間的道路稍高、稍寬,是國王走的路,兩側的稍低一些,是文武百官走的路。還有品階石分列於廣場兩側。
皇位
今天剛好遇到許多學校校外教學,所以不管走到哪兒,都是拍到一群孩子!更誇張的是,這些孩子不怕生,還跑過來用英文問一大堆問題,最後還用英文飆髒話,不只我們,有一個外國人更可憐,被熊熊包圍住,我想,韓國的英文教育雖然很成功,但禮儀卻得再用心教育阿
慶會樓(경회루)
慶會樓建於一個巨大的人工池上,是國家慶典或接待外交使節時舉行宴會的地方,建築氣派大度,是最受攝影玩家青睞的取鏡地點。長達44年未開放的慶會樓,現在每天開放三個時段供遊客進入參觀,在解說員的帶領下,可參觀一、二樓。
景福宮內香遠亭東側則有國立民俗博物館,興禮門外西側建有國立古宮博物館,持景福宮入場券,可免費參觀國立古宮博物館與國立民俗博物館。
香遠亭(향원정)
香遠亭位於寢殿後院,立於蓮池小島上,也是人工挖池築島後修建,建造時充分保留了相鄰的峨嵋山及自然地形的特點,將人工建築完全融入自然環境之中,是韓國宮內後院的典型建築。
明成皇后被日軍焚屍的骨骸被丟棄在香遠亭的池塘中,明成劇迷來到此地必會多了幾許哀悽的感受。
* 當地交通訊息
1. 地鐵3號線景福宮站5號出口 → 步行5分鐘
2. 地鐵5號線光化門站2號出口 → 步行5分鐘
景福宮的其他景點
光化門(광화문)
光化門其名取自「光照四方,教化萬方」之意,是景福宮的正門,在東西南北四門中為南向門。光化門採用花崗石打造,中央有做為通道的虹霓門,呈彩虹形狀,上方建造了二層門樓。
光化門在五大宮門中最美,日本侵佔朝鮮時期因日帝建造總督府而曾遭拆除的命運,1968年重建的光化門採水泥結構,而非木材建造,並較原址後退了十幾公尺,因此未能被指定爲國寶和受保護文物。韓國政府已於2006年進行光化門遷建工程,預計耗時3年,將光化門南移15公尺 ,以木材重新建造一個新的光化門,以恢復朝鮮王朝時期光化門的原樣。
交泰殿,王妃的寢宮,要脫鞋子才能進去參觀,↑慶會樓,為一座二層樓的建築,四面環水,為 韓國 君王用來舉行宴會之樓閣,目前整修中
景福宮的歷史
景福宮(경복궁) 建於1394年,是韓國李氏朝鮮時代的王宮。
景福宮位於漢陽城(今首爾)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,北為北嶽山。
1395年,李朝太祖李成桂令鄭道傳監督修建宮殿。景福宮所在的位置,原有高麗肅宗修建的宮殿,忠肅王時加以擴建,辛禑王和恭讓王遷都漢城時曾居於此。至李朝開國,尚有延興殿等建築保存完好。但其面積狹小,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跡的基礎上加以擴建,並興建新的建築。1396年1月,修建工程開始,同年9月初步竣工,命名為「宮城」。周圍1813步,有四門,正南為光化門,門外東西設兩府、六曹、台院。正北為玄武門。正東為建春門。正西為迎秋門。宮城內有宮殿建築500多棟,正殿曰勤政殿。
宮名取自《詩經·大雅·既醉》:「旣醉以酒 旣飽以德 君子萬年 介爾景福」。
初建及破壞
景福宮位於漢陽城(今首爾)北半部中心偏西的位置,北為北岳山。
1395年,李朝太祖李成桂令鄭道傳監督修建宮殿。景福宮所在的位置,原有高麗肅宗修建的宮殿,忠肅王時加以擴建,辛禑王和恭讓王遷都漢城時曾居於此。至李朝開國,尚有延興殿等建築保存完好。但其面積狹小,李成桂下令在高麗故宮遺跡的基礎上加以擴建,並興建新的建築。1396年1月,修建工程開始,同年9月初步竣工,命名為「宮城」。周圍1813步,有四門,正南為光化門,門外東西設兩府、六曹、台院。正北為玄武門。正東為建春門。正西為迎秋門。宮城內有宮殿建築500多棟,正殿曰勤政殿。此後約200年,作為朝鮮王朝的正宮使用。
宮名取自《詩經·大雅·既醉》:「旣醉以酒 旣飽以德 君子萬年 介爾景福」。
1553年被大火焚毀;1592年壬辰倭亂時,景福宮再度被焚毀。此後離宮的昌德宮被當作正宮使用,景福宮被閒置約270年。
李朝後期的復建
1865年由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下令復建。復建完畢的新景福宮占地12.6萬坪(57.75公頃),共由330棟建築組成,共有5792個房間。1868年王宮由昌德宮轉移。
1895年閔妃遭到日本特務暗殺後,高宗逃到俄羅斯公使館(俄館播遷),皇室從此再也沒有回到景福宮。1897年正宮移到德壽宮。1907年由於純宗的即位,正宮轉移到昌德宮。
日據時代的拆改
1911年日本政府拆除了整座皇宮,只留下其中10棟建築;並在勤政殿前方建築了朝鮮總督府,這被韓國人視為歷史上的屈辱象徵。對於殘存建築物的拆除被日本的朝鮮文物愛好者柳宗悅所阻止。
復原工程
韓國獨立後,開始了景福宮的重建工作;光化門1968年在總督府前面重建(原先被移到今天國立民俗博物館的地方)。朝鮮總督府在1995年開始拆除,1996年拆除完畢。光化門從2006年開始進入整修,往南移動14.5公尺到100年前原來的位置,預計在2009年完成重建。
目前宮內有韓國國立博物館,以及韓國民俗博物館。此宮也是電視劇《女人天下》及《明成皇后》的拍攝地。
主要建築
前朝
光化門 光化門(광화문)
興禮門(弘禮門) 興禮門(흥례문)
永濟橋 永濟橋(영제교)與勤政門
勤政門 勤政門(근정문)
勤政殿(근정전),是韓國君王舉行登基大典、和平時文武百官上朝議事的地方
思政殿(사정전)思政殿
後廷
萬春殿(만춘전)
康寧殿,王的寢宮 康寧殿(강녕전)
交泰殿,王妃的寢宮交泰殿(교태전)
慶會樓,為一座二層樓的建築,四面環水,為 韓國 君王用來舉行宴會之樓閣。慶會樓(경회루)
資善堂(자선당)
慈慶殿,王大妃、大王大妃之居所慈慶殿(자경전)
香遠亭香遠亭(향원정)
附屬建築、建春門 、迎秋門 、玄武門 、東西十字閣 、景武台(青瓦臺)、 七宮
神武門(신무문)